-
最新回答时间:2018-06-05 10:28:19
被浏览:8005
工艺上来说,半手工壶同样含有手工的成分在里面,简单说来:第一种:壶嘴、壶把、壶盖等用手工制作,身筒用模具制作;第二种:身筒用手工来完成,其它用模具制作;第三种:整把壶都借助模具成型。因此半手工壶也可称
-
最新回答时间:2018-06-06 10:20:49
被浏览:4548
如果是白色的粉末结晶,那就是石英砂。紫砂壶在送入窑内烧制的时候,为了防止壶盖与壶口粘连,就撒上一些石英砂。烧制完成之后,会有些残留在壶上,所以能看到一些白色的粉末结晶,所以不用担心,用壶之前好好清理干
-
最新回答时间:2018-06-06 10:22:43
被浏览:6760
紫砂泥本身是泥和砂两个部分组成的,制壶用的泥料目数代表颗粒粗细,比如明清时期,由于工艺的原因,那时候的泥料通常目数比较小,泥料就比较粗,制成的壶表面就会有明显的颗粒,近代开始,泥料越来越细。还有一种拼
-
最新回答时间:2018-06-06 10:24:52
被浏览:6210
如果是少许渗水,可以用鸡蛋清抹在砂眼附近,稍等个几分钟再观察一下,如果还是渗水就没啥办法了,可以选择重新购买一把壶。如果没渗水、没漏水等问题,实在是觉得砂眼看着碍眼,可以找工艺师替你打磨一下,掩盖掉一
-
最新回答时间:2018-06-06 10:27:50
被浏览:6100
由于紫砂壶是用紫砂泥料制成的,有的时候泥料中会有杂质,然后随着壶胚一起入窑烧制,最后导致在壶体上留下孔眼。砂眼可大可小,取决于杂质或者气泡产生的位置,情况比较好的就是在壶体上留下一个孔眼,影响壶的美观
-
最新回答时间:2018-06-06 10:42:23
被浏览:3597
紫砂壶的密封性一直是评价壶做工的标准之一,整口这道工序的诞生就是由于对密封性的需求而出现的。由于泥料在烧制时具有收缩性,而壶盖和壶口又不是一体,这就会导致在烧制过程之中,泥料或是制作厚薄程度的不同从而
-
最新回答时间:2018-06-06 10:58:47
被浏览:16709
紫砂壶怕油,所谓盘玩其实就是养壶中的一种,如果题主更看重壶起包浆的速度话呢,手部清洁干净的情况下,像盘核桃一样,用手一点点的盘遍壶的全身,这个动作是有利于壶的包浆成型的。但养壶贵在养性养心,在养壶过程
-
TAG关键词: 大红袍
最新回答时间:2018-06-06 11:03:20
被浏览:2229
大红袍泥料归类于朱泥,而朱泥虽然泥料颜色是黄色的,烧制之后却是红色的,大红袍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在泥料状态时就是红色的,烧制之后呈现的红色比朱泥壶更妖艳。大红袍壶的洁净度比较高,泥的断面有结实沉重感。冲
-
最新回答时间:2018-06-06 11:06:27
被浏览:3356
脂泥是用来将紫砂壶各个构件结合在一起时使用的“粘合剂”,它是用原胚泥料也就是壶的泥料碾碎后加水调和而成的,一般要求是用脂泥棒(竹筷子)挑起而不流动,基本就属于合格的脂泥了。脂泥是在平板上打出来的,跟做
-
最新回答时间:2018-06-07 09:43:20
被浏览:6836
一般来说,缺了,断了,掉了之类的,不好补,壶本身如果收藏价值普通的情况下是不推荐专门修补的。但如您所说,壶的缺口并不大的话,紫砂工艺之中有几种修饰方法是可以略作弥补的。首先是,原制作者如果愿意的前提下
-
最新回答时间:2018-06-07 09:46:08
被浏览:2680
清水泥也叫清水砂,红紫泥,该泥为纯种紫泥矿,宜兴丁山陶者呼之“普泥”,为较常见之泥料;玩家习称“红紫泥”,本泥因视之古朴,经长期使用后老味浓厚,又乃古代陶人最喜使用,为流传较多传器之泥料,故以“清水泥
-
TAG关键词: 青灰泥
最新回答时间:2018-06-07 09:55:11
被浏览:6824
青灰泥,即藏青灰泥,为明末清初广为流传之泥料;近年来开採量少,故成品甚稀;呈深紫灰色调,因满佈颗粒,触感特殊,玩家喜呼“鲨鱼皮”,是甚为难觅之特优级泥矿。泥性疏鬆不结,含铁量高,张力特大,不易变型、塌
-
最新回答时间:2018-06-07 10:04:21
被浏览:2393
操作方法:往紫砂壶内注入开水后,当壶热透后再倒出注入凉白开,反复几次之后,既可以去除霉斑,又可以去除霉味。原因是因为紫砂泥本身所独特具有的透气性和收缩性,当具到冷热交替时就会像人类皮肤毛孔一样,收缩、
-
最新回答时间:2018-06-07 10:24:43
被浏览:3168
可以取一匙食用纯碱即小苏打放入壶中,冲入100°的开水,水要足够满,再将壶盖盖上,等上十几分钟,你就能看到茶垢变成黄水流出来了。这个方法是不推荐清洗外面的,壶身内部的话,还是要清洗的干净一些。表面清洗
-
最新回答时间:2018-06-07 10:27:55
被浏览:3385
用开水先反复冲洗,然后放在锅里,加入豆腐或者茶叶,煮开。然后换水再煮,一直到锅里不再有油花,紫砂壶不再有以为为止。步骤基本和开壶步骤一致,需要注意的是煮开之后一定要自然凉透之后再取壶,一个是以免过烫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