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壶到手把玩了一会儿,发现壶有褶皱,这是为什么?
推荐回答
顶楼 2022-11-28 14:43:32所有的手工壶,因为是手工制作,所以它们的内壁都有褶皱,或许肉眼未必能看得见,但是手摸必定能感觉得到,这是由于围身筒的步骤之中,必定有一个接缝,通过用脂泥粘合后成型。同样,壶嘴、壶把等也是这样与筒身粘合的,这还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泥门”。在壶内壁底部还会有呈现射线状,被称之为“太阳线”的打磨痕迹,这就是制壶过程中的“推墙刮底”所留下,而表面则会因为泥料的收缩性不同,所以在工艺之中,褶皱程度也不同。有些泥料因为工艺师的“明针”这类的打磨工艺,从而使得外壁并不会有皱褶,但如果是朱泥壶,由于朱泥的收缩比比较大,在烧制之后,必定会产生褶皱。泥料的不同收缩比就使得即便是在耗费心力的完成生胚后,烧制依旧会有几率失败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手工紫砂壶的价格很贵。不论是名家大师如顾绍培还是初入紫砂一道的工艺师,手工制壶角绝不会是容易的事情,这也让“重新配盖”之类的修复更加艰难的原因之一。紫砂壶的独特性由此可见一斑。
回答者:王福君
赞
已有0人觉得有用
下一篇:紫砂蟹壳青泥料怎么样?
相关问题
您好壶友!!陈伯军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92年跟随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学习雕塑创
老段泥原矿称之“老团泥”,产于江苏省宜兴黄龙山,原矿外观近白色,夹深绿斑点;除可
本山绿泥,古名“梨皮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黄色),产于
蟹黄泥,被称之“芒果泥”,产于江苏省宜兴黄龙山,原矿外观近白色,夹深绿斑点;除可
缎泥原矿称之“老团泥”,产于江苏省宜兴黄龙山,原矿外观近白色,夹深绿斑点;除可当
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日久使用,渐露锋芒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