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大彬与五色共生矿、五色共生壶的故事。
推荐回答
顶楼 2021-01-07 11:43:09五色共生壶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时大彬所制作。
五色共生矿,在明代首先被时大彬开发和利用。时大彬最早在山体浅表层开采到五色共生矿,也最早发现这种共生矿所带来的五彩缤纷的砂色效果。
由于天然的五色异彩,共生矿的自然璀璨砂色,启发了时大彬用原矿的砂与泥进行泥料改革,调砂配泥,从而更大丰富了紫砂砂色美的色彩。
时大彬作为宜兴紫砂历史上一代宗匠,他最具代表的作品是五色共生壶。
史书记载:往来供春茶壶,近日时彬所致,大为时人宝惜。可见珍贵,无数文人墨客对此趋之若鹜。
时大彬对紫砂泥料的选择极为苛刻,善以粗砂制壶,特别擅长从矿源的开采,原始技法炼泥,掌握粗砂制作成型技巧,掌握烧成。
他是壶史上使用五色共生矿料最擅长、具有特别贡献的一代名匠,古人称之为“砂粗质古肌理匀”。
五色共生矿的紫砂美感是宋、元、明时代最原胎的古紫砂的美感,也是紫砂文化最初向人们表达根本美,那裸胎光货的砂色展现了最初的紫砂艺术的直率和真挚,野生和灵性。
流传于世的大彬壶大都采用原矿五色共生矿料制作,作品简单古朴,大气不雕。
他以原胎的砂色、材质、古拙的风格著称,把传统光器的裸胎砂色美推向更高的艺术境界。
时大彬因此被称为运用五色共生矿料制作五色共生壶的开山鼻祖。
回答者:朱建伟
赞
已有90人觉得有用
下一篇:五彩段泥是什么矿料?
相关问题
您好壶友!!陈伯军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92年跟随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学习雕塑创
老段泥原矿称之“老团泥”,产于江苏省宜兴黄龙山,原矿外观近白色,夹深绿斑点;除可
本山绿泥,古名“梨皮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黄色),产于
蟹黄泥,被称之“芒果泥”,产于江苏省宜兴黄龙山,原矿外观近白色,夹深绿斑点;除可
缎泥原矿称之“老团泥”,产于江苏省宜兴黄龙山,原矿外观近白色,夹深绿斑点;除可当
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日久使用,渐露锋芒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