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09 来源:紫砂之家
2011年保利秋季拍卖会上,俞国良制、溥心畬题字画的传炉壶以575万元成交。 ▲俞国良制 溥心畬书画 传炉壶 北京保利 2011年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5,750,000 元 此紫泥传炉壶乃俞国良受书画大家溥心畬订制而做,方圆相济,挺匀有力,是传炉壶中的佳作。壶身刻有溥心畬书法和山水作品,与俞国良的精工壶艺交相辉映。 四方传炉壶为清末创新品种,器身以方器为基本形,但方中寓圆,比一般方器多了一份圆润之美。 就制作的难度来看,成型难度相当高,甚至可谓是紫砂陶器中,最具挑战性的几个器形之一。陶手一般多采镶身筒技法作成粗坯,再将上下左右逐一拍圆。 而壶嘴的造型难度亦高,方中带圆,圆中寓方,再加上多为三弯流式,在处理上倍增挑战。且壶嘴攸关全壶气势、整体造型,更涉及实用层面,所以传炉壶的壶嘴最能看出,陶手的技艺修为与美学涵养,亦往往是鉴赏陶手制器真伪的重要参考。 传炉是紫砂壶的一个经典器形,至清末曾改为四方传炉。就其形式来说,传炉为传统壶型,也称“四脚猪”,其制造型取材于青铜器。 就造型而言,四方传炉壶属于紫砂光素器的范畴,器身形状以方器为基本形,是方中有圆,圆中寓方的典范。 关于传炉名字的来源说法有二 其一,传炉为古代道家炼丹所用之丹炉。东晋时期著名道教领袖葛洪,游尽天下名山,与丹术,医道颇有心得。至麻姑神功泉(江西抚州南城)觉得泉水清冽脱俗,于是传炉炼丹,留恋泉石之间,至今,葛洪仙井遗迹犹在。 麻姑泉酿酒又称寿酒,洪祖以其水炼丹求寿成仙,而人寿之极致又称茶寿。今以阳羡砂壶,仿传炉之型,饮茶延年。真乃切情,切意。 其二,古时有“金殿传胪(炉)”一说,明清时代在殿试后两天,皇帝召见新科进士。考取的进士们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恭立于安门前听候传呼,然后与王公百宫一起进太和殿分列左右,肃立恭听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名次。 这就是“金殿传胪”。“胪”有陈列的意思,“传胪”就是依次唱名传呼,进殿晋见皇帝。因古时候紫砂壶是士大夫阶层的雅玩,将壶名取为传炉,应有取其谐音后又取意自勉吧。 上海春秋堂2011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1,725,000 元 顾景舟曾评价曰:“此壶为俞国良之最佳传器。精选泥质最好的大红泥制作;烧成火候绝佳,故色泽朱红,光彩鉴人,肌理滋润。制技与形制虽感有疵,但却是宜兴朱泥器中之罕见者,堪称显示砂艺材质的绝佳传器。” 如今现存最有名的传炉壶,当属于1937年由清末民初壶艺名家俞国良用“大红袍”泥料做制的一把,原藏于开四海家中。此壶方圆相济,挺匀有力,色泽红艳,光彩照人,是传炉壶式的经典之作。 清末民国 俞国良制琢如刻锡山俞制款段泥传炉壶 还有现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的传炉壶,为清末两江总督端方在宜兴定制,具手法来看也应为俞国良所作,只不过在传统的基础上稍加改进,盖为桥扭。 顾景舟《宜兴紫砂珍赏·紫砂陶史概论》:“余国良,原籍无锡,1939年卒,寿享65岁。传器制作严谨,器形格调雅致,是晚于黄玉麟的名手,但总的表现,又逊于黄玉麟一筹。” 清末民国 吴云根制紫泥传炉壶
— END —
紫砂之家畅销艺人合集
点击下方文字了解更多信息及作品
篇幅有限,待更新···
更多瓷器/紫砂壶/茶叶选购/鉴定/养护等问题
如无专属客服,可添加小助手微信zisha5847
也可长按识别或直接扫下方二维码添加↓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