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3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壶常用的成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全手工成型:完全依靠手工工具,通过打泥条、镶接、塑形等步骤完成壶体制作,是最能体现匠人技艺的方法。
• 半手工成型:结合手工与模具辅助,例如壶身用模具定型,壶嘴、壶把等部件手工制作并拼接。
• 注浆成型:将泥料调成泥浆注入模具,待凝固后取出成型,多用于批量生产,工艺价值较低。
其中,全手工成型是传统主流方法,尤其在制作经典壶型和追求工艺价值的作品中,是历代匠人传承的核心技艺。
紫砂壶全手工成型工艺复杂精细,核心步骤如下:
1. 泥料准备:将陈腐好的泥料反复捶打(练泥),排出空气,使泥料质地均匀,增强可塑性。
2. 打泥条与做壶身:捶打泥料成特定厚度的泥条,围成圆柱形壶身,接口处用脂泥(稀泥)黏合,再用工具修整平整。
3. 做壶底与壶盖:根据壶型制作壶底,与壶身黏合;同时制作壶盖,包括盖面、盖沿,确保与壶口严密贴合(“严丝合缝”)。
4. 塑形与修整:用竹制或金属工具(如明针)反复刮压壶身表面,使泥料密度更高,表面光滑,同时塑造壶的弧度、线条等细节。
5. 制作壶嘴、壶把、壶钮:分别手工捏制或捶打成型,通过“镶接”工艺与壶身连接,确保接口自然、牢固。
6. 修整与落款:对整体造型再次精细调整,打磨多余泥料,在壶底、盖内或把下等位置手工刻制作者落款。
7. 阴干:将成型的壶坯放在通风阴凉处自然阴干(约1-2周),避免阳光直射或风吹导致开裂。
8. 烧制:阴干后放入窑中烧制(温度约1100-1200℃),根据泥料特性控制窑温与烧制时间,最终形成成品。
每个步骤都依赖匠人手感与经验,全程无模具辅助,是传统工艺的精髓所在。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